因水蜜桃所含果汁多,果肉香甜如蜜,故名。[16]
南宋时期的《临安志》首次记载了“水蜜桃”这个品种;随后萧山、台州先后出现“水蜜桃”的记载,证实南宋时浙江地区已有水蜜桃大量种植。及至元代,水蜜桃传播至镇江,首次称“桃中佳品”。明代时水蜜桃先后传至福建、苏州、上海等地,其中上海“露香园水蜜桃”名冠一时。清代时上海水蜜桃产地几经变迁,但名气依然最盛,清末时向周边苏州、南通、平湖、奉化等地传播,此外,还传至日本、美国、英国,成为世界水蜜桃品种群的重要亲本。民国时期,水蜜桃产区进一步扩大。建国以后,水蜜桃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多个产区,其中奉化水蜜桃和阳山水蜜桃成为南方水蜜桃的突出代表。[8] 共9张 水蜜桃
全树高度4米左右,树冠横向延伸大约3.5米,树势中庸或强健,发枝力强,树冠较开张,枝稍粗。主干褐色,叶子暗绿色,呈披针形状。果实主要生长于35-45厘米的枝条之上,枝条基部与枝尖生长点能够单生新枝,中部则是复生芽体,一边长果实一边抽枝,变成次年新果枝。复花芽多,花量大,而且花粉较多。[1] [4]
果实圆形或广卵圆形,顶部圆钝,肉柔细软多汁,味甜,微酸,粘核和离皮者居多,也有离核和粘皮的。单只水蜜桃质量250-350克,表皮茸毛发白,而向阳面有红晕,向背部逐渐变为绿色。果肉较软,和果皮的粘连性较弱,很容易皮肉分离。[1] [4]
水蜜桃喜光、耐旱、耐寒力强,怕渍涝。喜温暖、喜湿润,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2] [3] [5] [8]
共4张 水蜜桃
水蜜桃原产于中国,并且逐渐传播到亚洲周边地区,世界各地均有栽植。中国广泛栽培,主要产区有河北、山东、北京、陕西、山西、河南、甘肃、浙江、江苏等,其中浙江宁波的奉化水蜜桃和江苏无锡的阳山水蜜桃为其突出代表。
水蜜桃的繁殖方式为芽接和枝接。[19]
水蜜桃的园地通常会选择在排水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偏酸性的沙质壤土地块中。在种植前进行园地整改,需要深翻土壤,施入充足的土杂肥,提高土壤的肥力。然后按照行间距4米、株间距3米挖好定植穴,往定植穴中施入充足的腐熟的农家肥以及磷肥,再撒上一层薄土,等待种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