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境自夏代(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以后,属古扬州域。
东周春秋(前770~前476年)后期属吴,境内山区多为山越人聚居;战国初吴灭(前473年)属越;越亡(约前306年)属楚。
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3年)楚亡,全境统于秦,属鄣郡。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属鄣郡改置之丹阳郡。陵阳(广阳、南阳)、临城、定陵诸县 。元封二年(前109年),境内始置陵阳县,治所为楚人所建陵阳城戍(今陵阳镇),县域含今青阳大部及石台、泾县与黄山市部分地区。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吴主孙权孙以陵阳北境及石城县地置临城县,与陵阳县并属丹阳郡。临城治所在城子山之东,一说即今县城以南五里之蓉城镇光华村,县境含今青阳北部各乡镇及南陵县、铜陵县部分地区。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陵阳、临城并属丹阳郡以南所析置之宣城郡。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因避杜后讳,改陵阳县为广阳县,隶属不变。义熙(405~418年)中,侨置定陵县由丹阳(今当涂县丹阳镇)迁至临城东北境,今丁桥镇古称定陵乡,治所应即在境内,确址或谓即古之管埠镇;县境含今青阳北部丁桥、木镇等乡镇及南陵、铜陵部分地区,属淮南郡,广阳、临城仍属宣城郡。
南朝刘宋大明六年(462年),定陵属宣城郡。萧齐(479~502年)仍旧。萧梁普通六年(525年),临城、定陵改属南豫州南陵郡。陈(557~589年)仍之。
隋开皇九年(589年),陈亡,广阳、临城、定陵统归于隋,旋废定陵、临城入南陵县。大业元年(605),因避炀帝讳,改广阳县为南阳县,旋废入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