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属西戎,三苗迁来。禹贡,为荆梁之裔。 共17张 黎平县城
殷商,为鬼方。
周朝,属楚国。
秦代,属黔中郡。
汉代,属武陵郡。
晋代,属武陵郡罈城县。
五代十国,梁,属龙标县;陈国,属沅陵郡。
隋朝,属辰州。
唐代,为叙州龙标县。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福禄永从长官司。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置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至治二年(1322年),总管府废,设上黎平长官司,属湖广行省思州宣抚司。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废上黎平、乐墩洞土司,建五开卫于五垴寨,实行军政统管。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思州宣抚司,设黎平府于官团,隶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实行军民分治,五开卫辖所、屯,隶湖广;黎平府辖长官司,隶贵州。宣德九年(1434年),并新化府入黎平府。正统六年(1441年),废福禄永从长官司,设永从县,仍属黎平府。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置三郎土舍。万历十年(1582年),黎平府改为军民府,兼治五开卫,知府归沅辰道节制。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黎平府隶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复隶贵州。
清雍正三年(1725年),湖广使司五开、铜鼓二卫改属黎平府。雍正五年(1727年),五开卫改设开泰县,铜鼓卫改设锦屏县,仍隶属黎平府,并改楚省靖州天柱县归黎平府。雍正八年(1730年),设古州厅同知,属黎平府。雍正十一年(1733年),天柱县改隶属镇远府。[5]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下江厅通判,属黎平府。道光十二年(1832年),裁锦屏县入开泰县,黎平府辖二厅二县(古州厅、下江厅、永从县、开泰县)。[9]
民国二年(1913年),黎平府废,设黎平县、洪州分县,隶镇远道。原黎平府古州厅改设榕江县,下江厅改设下江县,开泰县改为锦屏县,永从县依旧。民国十二年(1923年),废镇远道,黎平县直属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黎平县为贵州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驻地,辖黎平、永从、下江、榕江、锦屏、天柱、剑河7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撤销洪州分县,并入黎平县,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5] 民国三十年(1941年),永从、下江合并为从江县,原永从县划为镇,改属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