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件是一类连接软件组件和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它包括一组服务。以便于运行在一台或多台机器上的多个软件通过网络进行交互。该技术所提供的互操作性,推动了一致分布式体系架构的演进,该架构通常用于支持并简化那些复杂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它包括web服务器、事务监控器和消息队列软件。[2]
中间件(middleware)是基础软件的一大类,属于可复用软件的范畴。顾名思义,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2]
中间件在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的下层,总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在众多关于中间件的定义中,比较普遍被接受的是IDC表述的: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2]
近年来,人类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领域已经变得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应用软件被要求在许多不同的网络协议、不同的硬件生产厂商以及不一样的网络平台和环境上运营。这导致了软件开发者需要面临数据离散、操作困难、系统匹配程度低,以及需要开发多种应用程序来达到运营的目的。所以,中间件技术的产生,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开发者的负担,使得网络的运行更有效率。[2]
中间件是独立的系统级软件,连接操作系统层和应用程序层,将不同操作系统提供应用的接口标准化,协议统一化,屏蔽具体操作的细节,中间件一般提供如下功能:[3]
(1)通信支持
中间件为其所支持的应用软件提供平台化的运行环境,该环境屏蔽底层通信之间的接口差异,实现互操作,所以通信支持是中间件一个最基本的功能。早期应用与分布式的中间件交互主要的通信方式为远程调用和消息两种方式。通信模块中,远程调用通过网络进行通信,通过支持数据的转换和通信服务,从而屏蔽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远程调用是提供给予过程的服务访问,为上层系统只提供非常简单的编程接口或过程调用模型。消息提供异步交互的机制。[3] 中间件
(2)应用支持
中间件的目的就是服务上层应用,提供应用层不同服务之间的互操作机制。它为上层应用开发提供统一的平台和运行环境,并封装不同操作系统提供API接口,向应用提供统一的标准接口,使应用的开发和运行与操作系统无关,实现其独立性。中间件松耦合的结构,标准的封装服务和接口,有效的互操作机制,从而给应用结构化和开发方法提供有力的支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