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和1960年,白浒窑在江西省博物馆文物调查工作中被发现。经过实地调查,白浒窑遗址绵亘2公里,包括毛家村、一甲村与二甲村。整个窑址除有几座遭到破坏外,仍有七座较为完整。废墟上散布的瓷片、窑具等遗物甚多。这些瓷窑在白浒窑毛家村《白浒毛氏族谱 》的南宋绍兴五年(1135)旧序记载中可得到印证:“宋元丰元年(1078)毛姓氏迁来此地一日出游汝西,车过浒渡,……而问曰:‘斯何地也?’当地人答曰:‘白浒渡,又曰白浒窑也。’”证实该窑早在北宋之前就已存在。事实上,早在唐代,临川白浒窑就颇具规模。
崇仁河紧靠窑址的山坡由西向东流入抚河,窑址依山靠水,窑址西坡由于崇仁河、宜黄河两大水系汇合于此。从这,逆流能达宜黄,崇仁,乐安等县,顺水可至南昌,丰城,鄱阳等地,水面交通极为便利,为瓷器的销售提供了条件;早年此地树木茂密,多以松木为主,为瓷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燃料;瓷土丰富。
白浒窑与丰城罗湖窑在隋唐时期同属洪州较大的窑业基地。主要产品有。器物多为平底,底心稍内凹,也有部分圈足器。大多胎骨粗糙、厚重,胎土灰色。釉色多呈青绿、酱褐,也有少量豆青色。器内施全釉,外施釉多不及底。釉面常开细冰裂纹,釉水不均匀者呈泪痕状。纹饰较简单,多为葵花形纹,罐类器物的肩部,常以“铺首”为饰。,具有时代,而制作造型、工艺纹饰又具地方特色而著称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