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1.05g/cm3
熔点:124°C
沸点:130ºC
闪点:99.2ºC
折射率:1.611
蒸汽压:0.038mmHg at 25°C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摩尔折射率:49.05
摩尔体积(cm3/mol):141.1
等张比容(90.2K):393.1
表面张力(dyne/cm):60.2
极化率(10-24cm3):19.44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7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64.9
重原子数量:12
表面电荷:0
复杂度:24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2]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适用于:
1、病情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
2、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
3、甲状腺手术后复发,又不适于用放射性131I治疗者;
4、手术前准备;
5、作为131I放疗的辅助治疗。[1]
1、哺乳期妇女禁用。
2、甲状腺危象禁用。[1]
初始剂量每天30~40mg,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天60mg,分3~4次口服,也可1次顿服。多于1~2周内见效,甲状腺功能正常需1~3个月。随后开始减量,每次减5~10mg,每2~4周减1次,至能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最小剂量,一般为每天5~10mg,维持1~2年以上,停药前可再把剂量减半。治疗过程中可酌情合用甲状腺激素以减少甲亢复发和防治甲减发生。儿童初始用量为每天15mg,分次口服。[1]
较多见皮疹或皮肤瘙痒及白细胞减少;较少见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可能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可能致味觉减退、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关节痛、头晕头痛、脉管炎、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罕致肝炎、间质性肺炎、肾炎和累及肾脏的血管炎,少见致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减少或因子Ⅶ减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