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每周四出版,全国发行。创办于1984年,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20万份以上,核心读者群为知识型读者。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一份享誉海内外的综合类周报,也是中国发行量最大、传阅率高、影响最广泛、公信力强的新闻周报。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南方周末坚持大新闻概念,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广阔的视野,在党的新闻工作要求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认真执行“积极、正向、均衡、稳健”的编辑方针。南方周末每期32版,分新闻、经济、文化三大板块。 共4张 《南方周末》
1984年1月21日,试刊号出版,正式命名为《南方周末》。
1984年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号面世。
1985年6月,南方周末报社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1986年3月28日,南方周末编辑部被中共广东省委直属机关工委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1988年10月21日,《南方周末》第一张彩色报纸面世。
1989年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五周年。中顾委委员、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题词“喜闻乐见”以示祝贺。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词:南方多佳讯,周末有奇文。
1992年1月,《南方周末》第一次扩版,从对开4版扩大为对开8版。
1992年9月,“1992年全国文化艺术类报纸十佳”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本报与《光明日报》《文汇报》一起名列三甲。
1995年10月18日,《南方周末》驻上海记者站正式成立。
1996年1月,本报第二次扩版,从对开8版扩大为对开16版。
1997年9月,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北京工人集报协会主办的“我们喜爱的全国百家优秀报刊评选活动结果在北京揭晓,本报荣获“全国百家优秀报刊”称号。
1998年年初,第三次扩版,从对开16版扩至对开20版。
2000年,本报第四次扩版,由对开20版扩为对开24版。
2001年1月,南方周末《新经济》、《新文化》、《新生活》正式登台。
2002年3月28日,本报版面全面刷新,分为新闻、经济、文化、城市专题四大版块(京、沪、粤三地每期赠阅城市专题8个版)。
2003年4月4日,本报成都记者站成立。
2003年8月1日,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管、本报主办的《名牌》杂志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本主要针对精英男性群体的高品位杂志。
2004年1月,本报第五次扩版,将32版发行到全国,并且重新整合为新闻、经济和文化三大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