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米哈伊洛维奇·丘尔巴诺夫(1936--2013),勃列日涅夫的女婿,苏联内务部副部长,上将军衔,以贪污腐化闻名。
但大小毕竟也是个官职,享有一些特权。况且“县官不如现管”,故而家里人来客往的也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丘尔巴诺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耳濡目染,不免受到影响,于是从小就有了种优越感。技校毕业后,进飞机制造厂当了名工人。在厂里,他埋头苦干,努力上进,给领导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先后担任团小组长和车间团支部书记。后来,他又穿上军装列身戎伍,1961年到内务部任职,军衔上尉。此时的丘尔巴诺夫已随着阅历的增长渐渐懂得,仅靠自己的技校毕业文凭再要想升官晋级恐怕是难上加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了今后的前途必须再一次寒窗苦读,所以他报名参加了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函授班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年毕业文凭终于到手,便同结发妻子离了婚,从内务部转到莫斯科团市委任督导员,不久即升任前苏联团中央宣传处处长,可以说在他身后留下了一串闪闪发光的足迹。可丘尔巴诺夫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认为苏维埃团中央这样的“小池难养大鱼”,所以在1970年又重返内务部。 丘尔巴诺夫夫妻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有权就有一切。对于这一点,出身于普通干部家庭的丘尔巴诺夫自然有更深切的体会。因此,要在权力的金字塔上迅速升迁,只能选择“曲线救国”这条路了。他首先结识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苏联内务部部长尼古拉·阿尼西莫维奇·晓洛科夫大将的公子伊戈尔,试图通过他接近最高首长,博取好感。为此,丘尔巴诺夫曲意巴结,与伊戈尔打得火热,丘尔巴诺夫身体矫健,办事机敏。他长着一头黑发,仪表堂堂,平时总是制服穿得笔挺,皮鞋踩得咔嚓咔嚓响。两人经常一起出没于莫斯科的高档舞厅、饭店酒吧,俨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尼古拉·阿尼西莫维奇·晓洛科夫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行。就在丘尔巴诺夫与伊戈尔巧妙周旋想捞到加官晋级的敲门砖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时来运转,所有难题全都迎刃而解。事情是这样的:1970年9月的一个晚上,丘尔巴诺夫与伊戈尔又在莫斯科建筑师之家饭店里喝酒闲聊,忽然从门外走进几个女郎。伊戈尔见了赶紧离座与她们打招呼,因为其中有一位正是勃列日涅夫的掌上明珠加莉娅。待大家一一落座后,热情洋溢的伊戈尔又兴致勃勃地为丘尔巴诺夫和加莉娅等人相互作了介绍。大家一边喝酒灌饮料,一边海阔天空地胡侃神聊,气氛热烈而融洽。其间,有人建议早已和妻子离异的丘尔巴诺夫与加莉娅交个朋友,博得众人喝彩。尽管加莉娅已徐娘半老,但对一心想往上爬的丘尔巴诺夫来说正中下怀,求之不得,所以他欣然同意。而加莉娅见丘尔巴诺夫身材魁梧,仪表不凡,也是心中窃喜,含笑默允。就这样,34岁的丘尔巴诺夫与41岁的加莉娅开始了带有政治色彩的恋爱。 丘尔巴诺夫夫妇
实际上、加莉娅是莫斯科上层社会人人皆知的风流女郎。年轻时,不听父母劝阻,坠入一位马戏团演员的情网不能自拔,匆匆结婚后因性格不合又匆匆离婚,后来又与莫斯科大剧院的一位舞蹈家缔结连理,谁知这又是一位负心汉,所以她被迫再次饮下离婚的苦酒。对这位任性胡来的女儿,勃列日涅夫也感到束手无策,只希望女儿能早日找到一个如意郎君,有个幸福的归宿,结束这种飘忽不定的单身生活。现在终于有位青年军官与女儿好上了,真是谢天谢地。于是他立即通过老友、内务部长谢洛科夫对未来女婿的出身和表现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令人非常满意。总书记龙颜悦然,谢洛科夫赶紧从中撮合。1971年4月,丘尔巴诺夫与加莉娅正式登记结婚,成为总书记的“驸马爷”。勃列日涅夫对这桩婚事非常重视,不仅大事操办,而且还把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赠送给他的一辆“斯科达”牌高级轿车作为礼物转送给丘尔巴诺夫,并吩咐有关部门为新婚夫妇在莫斯科市中心政府公寓内安排一套4居室的高级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