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的典型结构层级:
细胞层面:原生质体包含细胞质、细胞核及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壁由纤维素等多糖构成
组织层面:包含保护组织(表皮与周皮)、薄壁组织(同化与储藏)、机械组织(厚角与厚壁细胞)、输导组织(导管与筛管)
器官层面:营养器官承担光合作用与物质吸收,生殖器官完成繁殖功能[1]
根:分为主根、侧根与不定根,直根系与须根系为主流类型[1]。根尖分生区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细胞纵向扩展
茎:具有直立、缠绕、攀援等7种生长习性,维管柱包含中柱鞘与初生韧皮部[1]。形成层活动导致次生结构增粗
叶:完全叶包含叶片、叶柄与托叶,异面叶分化出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叶序包含互生、对生与轮生排列
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与雌蕊群组成,心皮发育形成雌蕊结构
果实:分为真果(子房发育)与假果(其他结构参与)
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包含胚(胚芽/胚轴/胚根)、胚乳及种皮三重结构
初生生长:顶端分生组织活动形成根尖分生区与茎尖生长锥,产生表皮、皮层与维管柱等初生结构
次生生长:木栓形成层产生周皮替代表皮,束间形成层与束中形成层共同形成次生维管组织
发育调控:细胞分化形成传递细胞等特化类型,凯氏带调控根内物质运输通道
气孔器:由保卫细胞构成,日均开闭调节二氧化碳吸收与水分蒸腾
皮孔结构:周皮上的透镜形通气组织,实现茎内部与外界的氧气交换
输导系统:导管运输水分与无机盐,筛管负责有机物运输,形成连续运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