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等级分制度是基于统计学的一个评估棋手水平的方法。美国国际象棋协会在1960年首先使用这种计分方法。由于它比先前的方法更公平客观,这种方法很快流行开来。1970年国际棋联正式开始使用等级分制度。
Elo模型原先采用正态分布。但是实践显明棋手的表现并非呈正态分布,所以等级分计分系统通常使用的是Logistic distribution。
假设棋手A和B的当前等级分分别为RA和RB,则按Logistic distribution A对B的胜率期望值当为:
类似B对A的胜率为:
假如一位棋手在比赛中的真实得分(胜=1分,和=0.5分,负=0分)和他的胜率期望值不同,则他的等级分要作相应的调整。具体的数学公式为:
公式中 和 分别为棋手调整前后的等级分。在大师级比赛中K通常为16。
例如,棋手A等级分为1613,与等级分为1573的棋手B战平。若K取32,则A的胜率期望值为 ,因而A的新等级分为 。
国际象棋中,等级分和棋联称号的大致对应为
2500分以上:国际特级大师
2400-2499分:国际大师
2300-2399分:棋联大师
历史上,只有7位棋手的等级分曾超过2800分。他们是卡斯帕罗夫、克拉姆尼克、托帕洛夫、阿南德、列冯·阿罗尼扬和马格努斯·卡尔森、丁立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