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始建于 1955 年,早期隶属于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2001 年在机构改革中整建制由省地矿局划归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管理,为处级事业单位,2010年整建制划归新成立的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正厅级事业单位)管理,仍然为处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编制全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全省地质灾害、地下水动态等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指导市(地)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承办全省地质灾害测报及防治工作,提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设置建议,并组织实施;起草年度全省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负责汛期地质灾害值班,承担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草拟全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规范和技术规程;承担全省地质环境项目的技术业务管理;负责地质环境调查、监测资料的汇总、分析和地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编制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年报,受厅委托向社会发布地质环境信息;承担全省地质遗迹调查、监测工作;承担矿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并提出治理建议;承担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等科技情报收集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持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勘查工程两个甲级资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乙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设计两个丙级资质。2013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总站承担的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论证会
软件著作权证书
综合办公室、财务资产科、总工室、地质灾害防治室、地质环境监测室、综合研究室、地质环境信息中心。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0人,其中博士4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18人,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含二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17人,工程师25人。
党委书记、站长:郝光耀
党委委员、副站长:李成
副站长:李勇[16]
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李永红[13]
近年来,组织完成了全省107个县(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完成了陕西省地下水监测、西安市地裂缝监测、关中盆地地下热水监测与研究等重大项目,主持完成的《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查明了关中盆地地热资源量,与陕西省气象局合作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为陕西省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12月首次举办学术研讨会
2016年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获得六项专利授权,其中《地质灾害体地表建筑物裂缝在线监测预警装置》获发明专利权,《一种滑坡体动态在线自动监测预警一体机》、《一种光电式滑坡体动态在线监测一体机》、《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的裂缝与视频联动监测预警一体机》和《一种适用于保水采煤区地下水埋深测量的手持式装置》等五项技术或仪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