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毛泽东接见赞比亚总统肯尼思·戴维·卡翁达时,提出霸权主义的概念。是他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倾向、世界景观和反霸防修思想的体现。具有国内意识形态支撑逻辑框架和外交政策两种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的功能。它是指在国际关系上,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超越国际法、世界政治格局现状一味扩张自身势力范围,操纵国际事务,干涉他国内政,甚至进行武装侵略和占领,称霸世界、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强权政策。冷战时期,主要是指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在核武器和军备竞赛中握有绝对优势的超级大国的对外政策。成了苏美的代名词。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等概念并举,带有强烈道德谴责意味。比直指帝国主义在外交礼仪上显得相对委婉一些。与英文Hegemony或Hegemonism指非均衡的政治支配状态,特定政治布局中某一国因其政治和经济实力之优势而具有主导运作的局面不同。
霸权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走上了世界权力的顶峰,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成为超级大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它先后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行“第四点计划”,与许多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军事同盟条约,建立海外军事基地。50年代发动侵朝战争,60年代参加越南战争,80年代则出兵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谋求全球利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旨。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也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入侵阿富汗、向第三世界扩张、攫取战略要地;在中国边境集结重兵、制造事端;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等。在全球范围内,苏联打破由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在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同美国展开激烈的争夺。
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和紧张。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和争夺霸权是对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的严重威胁。
发达国家在世界上占主导的地位(无论在什么方面,都占优势),凭借自己的实力(利用经济上及军事上的优势对相对势力较低的国家或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进行欺压)谋取财富来发展自己的国家。如:二战后,美国谋求领导和控制世界的全球化战略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变化,进入21世纪,美国的单边主义横行。 霸权主义
发达国家技术先进
对于一些技术较落后的国家的廉价原料以‘掠夺式’购买,然后又以高价出口给比较落后的国家,美国想统治世界的野心日益增大(原因是在世界单独的弱的国家已经不满足他的需求,要全世界的国家都为他服务)并且一切都由他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