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中形成
在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凝结水
水汽在地下浅部土层或岩层空隙中凝结而形成的地下水。水汽由压力大处向压力小处移动,当大气温度低于土层和岩层的温度时,水汽就由大气中不断进入地下,使地下空气中的水汽过饱和而凝结成液态的地下水。凝结水在地下水形成的总量中异常微小。但在降水量少而昼夜温差较大的炎热沙漠地区,由于凝结作用强烈,凝结水在地下水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大。
工业过程中形成
在工业过程中形成的凝结水
在工业生产中,蒸汽作为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能源与几乎所有的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大量的工业用水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被使用来产生蒸汽,蒸汽的热力又被用来实现工业生产工艺过程,而蒸汽释放出部分热能后就会生成凝结水。
1、凝结水性质概述: 蒸汽的热能由显热和潜热两部分组成,通常用汽设备只利用蒸汽的潜热和少量的显热,释放潜热和少量的显热后的蒸汽还原成高温的凝结水,凝结水是饱和的高温软化水,其热能价值占蒸汽热能价值的25%左右, 而且也是洁净的蒸馏水,适合重新作为锅炉给水。 因此,采取有效的回收系统,最大程度回收系统的热能和软化水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但可以节能降耗,也可以消除因二次闪蒸汽的排放而对厂区环境造成的污染,无论是在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开式回收无法避免的难题
2.1 造成大量的热量散失: 开式回收为了减轻气蚀危害通常采取降低凝结水温至普通水泵不产生汽蚀的75℃左右,饱和凝结水在大气压下二次闪蒸,造成大量能量损失,能源利用率不足60%。
2.2 造成大量软化水损失: 高温凝结水具有很高的脱盐度,是理想的锅炉补给水,在不回收或开式回收中却以二次蒸汽的形式将大量的软化水白白浪费掉。
2.3 降低凝结水品质: 由于凝结水与大气的接触,再次遭到污染及空气中氧气的再次溶入,导致了管路系统内外腐蚀及电导率变化,缩短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凝结水的品质,甚至使其达不到脱盐水标准,丧失了原本可直接作为锅炉给水的洁净蒸汽凝结水的品质,而不得不浪费掉或是重新进行水处理,而增加水处理费用。
2.4无法有效避免水泵气蚀难题,缩短水泵寿命,影响其他设备运行。
1 .减少锅炉补给水量、节约用水和运行费用 工业锅炉的补给水一般采用离子交换软化处理,对于碱度较高的原水还需采用软化-降碱处理。原水硬度越高,水处理的运行费用越大。若以多数地区原水平均硬度为 4mmol/L计,每吨水软化处理的运行费用约0.8元(其中包括再生剂消耗、再生水耗、树脂损耗及耗电等,而不包括设备和树脂等投资、维修及操作人员费用)。若回收蒸汽凝结水作锅炉给水,就可减少补给水处理量,不但能节约大量用水,而且降低水处理运行费用。 此外,将蒸汽凝结水回收作锅炉给水,还可缩小或简化补给水处理系统,节省投资,尤其对碱度较高的原水,当凝结水回收率较大时,有的可省去降碱处理的氢离交换系统,这可使投资减少约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