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干:高可达12米,乔木,枝广展,小枝有褐色短柔毛。树干坚实,树冠繁茂。
叶:互生,椭圆形,革质,长20~30厘米,脉上略被星状毛。
花:“老茎生花”,花直接开在树干或主枝上,直径约1.8厘米;萼粉红色,有臭味。5深裂;花瓣5,下部凹陷成盔状,上部匙形向外反卷;雄蕊花丝基部合生成筒状,退化雄蕊5,线形,发育雄蕊1~3枚聚成1组,和退化雄蕊互生。 共5张 可可 树干
种子:即可可豆;一个果实内有30-50粒种子,每粒种子外面附有白色胶质,可以通过发酵除去。种子卵形,长2.5厘米。
可可果实呈椭圆形,长度不等,种子埋藏在胶质果肉中,通常30~40粒,卵形或椭圆形,长1.8~2.6cm,直径1~1.5cm,每粒种子外面附有白色胶质,种子表面的胶质可以通过发酵除去。每粒种子或可可豆包括席卷的子叶和胚,外面有种皮包围。子叶颜色由白色到深紫色,不同品种的子叶颜色不同。
可可豆比咖啡豆大一些,比咖啡豆扁,中间的凹痕比咖啡豆的浅一些,凹痕呈波浪形。
因为气候炎热、多雨的环境,是最适合可可豆生长的环境。可可豆在各地都有不同的风味,有的会带点果香、有的则是有烟熏的风味。现今可可豆主要的产地主要有中南美洲、西非及东南亚等三地。 共7张 可可豆
可可豆是可可树的产物,用可可豆可磨成可可粉食用。1922年开始在中国台湾的嘉义、高雄等地引种。中国大陆现主要种植地在海南。可可树喜生于炎热、湿润的气侯和富于有机质的冲积土所形成的缓坡上,在排水不良和重粘土上或常受台风侵袭的地方则不适宜生长。这样,它的种植就被适合在赤道南北各二十个纬度间的陆地上。假定有肥沃的土壤条件和精心的耕作,一旦成活,可可树就可以在充足的阳光下成长。可可种植园(人工种植下的可可树)通常位于谷地或沿海平原,必须有均匀分布的降雨量和肥沃、排水通畅的土地。
可可豆的产地主要是分布于赤道南、北纬约20度以内的区块。[1]
据伦敦国际可可生产组织的统计学家劳伦·皮皮托讷(Laurent Pipitone)说,由于全球经济衰退抑制主要用于巧克力生产的可可豆的市场需求,可可豆的产量已经在逐渐下降中。
可可树是常绿树种,它硕大光滑的叶子在幼年时是红色的,成熟之后则变成绿色。在成熟期,人工种植可可树有15到25英尺高,但野生可可树高度可达60英尺以上。可可树的预计寿命仍在猜测中。一般认为二十五年后,一棵可可树的经济作用就可能被认为到了终点,这时就适于重新种植年轻的可可树来取代它。
虫害:幼龄可可树,刺吸口器害虫(蚜虫、木虱、粉纷与蓟马)和食叶害虫(蝎)构成为害的优势种。对成龄可可树,盲椿、盾虫餐、钻蛀果荚害虫、木虱、蚁类及蝗虫是为害的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