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多年前,炎帝朱襄氏建都并葬于柘城,朱姓起源于此。

夏朝时期,称“株野”。

商朝时期,称为“秋地”。

西周时期,为“三恪”之一的陈国开国之都,胡姓、陈姓起源于此。

东周春秋时期,为陈国与宋国交界处,宋、楚两国在此发生了泓水之战。

东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楚国,少部分属宋国。

秦朝时筑城设县,因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自古又盛产柘丝而得名“柘县”,分属陈郡、砀郡,县城位于陈郡。

西汉时期,柘县隶属淮阳国;境内北部又增设傿县(治今柘城县远襄镇),属陈留郡。

东汉时期,柘县隶属陈国;傿县改称“鄢县”,隶属梁国(治商丘睢阳)。

三国时期,县境分属陈郡、梁国、陈留国、谯郡四地。柘县属陈郡;鄢县属梁国。

西晋时期,属梁国(治商丘睢阳),县境分属鄢县和武平县(治今鹿邑县邱集乡武平城村)。

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撤销鄢县,复置柘县,改称为“柘城县”,属梁郡(后改称为宋州)。

唐朝时期,属宋州睢阳郡,西南部(安平、铁关)属陈州。

宋朝时期,大部分属南京应天府、少部分属东京开封府;柘城县治位于两京交界处。

金朝时期,柘城县先后属开封府、睢州、归德府。

元朝时期,柘城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汴梁路。

明朝洪武初时期,属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分属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归德府、开封府;县治位于归德府。

清朝时期,分属河南省归德府、陈州府;县治位于归德府。

民国三年(1914年)6月,柘城属河南省开封道。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柘城属日伪河南省豫东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水东抗日根据地。[15] 日本投降后,柘城属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商丘县)。

相关查询: 多年前 起源于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4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942秒 内存2.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