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在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燃气阀的调节(使用者通过旋钮进行调节)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称之为一次空气),这些混合气体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燃烧时所需的空气称之为二次空气),这些火焰被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
燃气灶分家用燃气灶、商用燃气灶。
(1) 起步阶段(1980年以前):产品结构简单,功能单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的燃气事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城市燃气的普及程度非常低,仅有百分之十几,广大农村几乎没有人使用燃气。那时,燃气灶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结构简单,功能单一。
此前,燃气用具每家只有最简单的燃气灶,产品结构也很简单。灶面材料大多为铸铁,表面电镀或喷涂等处理,没有电点火装置,工艺也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中。
(2)发展阶段(1980-1990年):耐用性和可靠性大幅提高
198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随之兴起,国外各式各样的燃气用具纷纷进入中国,燃气用具的生产企业也由原来的十多家猛增到近百家,企业类型也由原来的单一燃气公司发展到有国营、集体、民营等各种企业类型,国外著名的燃具生产企业也开始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从而使燃气用具的产品质量和外观也有了根本的改变,产品的品种和功能也在不断变化。 燃气灶
在此期间,面板、燃烧系统、点火装置也有了改进。面板材料有冷板喷涂,燃烧器有铸铁炉头、表面电镀或喷锌处理,点火装置采用压电电子点火,提高了点火率,燃气灶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有了提高。
(3)突破阶段(1990年-2006年):品种增多,款式齐全
1990年以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阶段。中国的燃气及燃具事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时期。国外先进燃具开发制造技术的引入,带来了中国燃具事业的突破性改变。
家用燃气灶具品种增多,款式新颖,安全措施增强,材质、功能和性能等均有所改善。在生产质量和可靠性,工艺水平,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性能指标的先进性,节能和环保,安全使用等方面也都有所改善。
灶具的材料基本上淘汰了铸铁。不锈钢面板,表面喷涂不粘油涂层材料,钢化玻璃面板等在灶具中占有重要地位,陶瓷面板也独树一帜。
(4)升级阶段(2007年以来):结合智能,功能升级
2007年以来,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家电创新在“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两股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快速演变。特别是从2024年开始,家电业更兴起了以“智能科技,创享生活”为主题的迭代升级。[2]
随着AI的飞速发展,智能厨电、智慧厨房已成为全球厨房电器发展的大势所趋,厨房的灵魂地带——灶台,更成为商家必争之地。[2] 一些灶具企业围绕AI的烹饪场景应用,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发起智能灶差异化攻势,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人一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