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里亚旧称“谷物海岸”。15世纪下半叶,葡萄牙人来此贩卖奴隶,尔后荷、英、法等殖民者相继侵入。1821年,“美国殖民协会”在此建立黑人移民区,中心就在蒙罗维亚。1847年7月26日,利比里亚宣告独立,成立利比里亚共和国,定都蒙罗维亚。 共2张 蒙罗维亚
西非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利比里亚大学(建于1862年)也设在这里。此外,还有博物馆与国立图书馆等。国会大厦前的广场上有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其顶端屹立着一位肩扛国旗、手持冲锋号的非洲妇女青铜塑像,为利比里亚自由独立的象征。首都有干线公路连接全国各大行政区。东郊的罗伯茨国际航空港是非洲最大的机场之一。利比里亚的海运业享誉世界,首都有20多条国际海运定期航线与外界相通,蒙罗维亚港系西非地区最大的现代化港口之一。蒙罗维亚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兴建的。当时,德国法西斯者控制着欧洲及其海上航道,原来走美洲——西欧线的船只都改为美洲——西非线,蒙罗维亚成了这条航线上的枢纽。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紧张的时候,在旧港以北布什罗得岛兴建新港,1984年投入使用,成为当时西非最现代化的港口。1956年命名新港为“蒙罗维亚自由港”,允许外国轮船自由出入,商品可在港内自由转口第三国,允许储藏、加工、再包装,只收1.5%的领事费,而不收关税。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商船进港,增加了港口的劳务收入。
市中心梅苏拉多角是繁华的商业区,街道两旁商店林立,人们熙来攘往,边观赏那琳琅满目的商品,边选购当地产的新颖的手工艺品。跨过梅苏拉多桥即达市区北部的布什罗德岛,此为新兴工业区和驰名远近的西非自由港——蒙罗维亚自由港。市区东部的首都山是政府机关的所在地,这里有行政大厦、国会大厦和市政大厅等。西非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利比里亚大学(建于1862年)也设在这里。此外,还有博物馆与国立图书馆等。 蒙罗维亚市中心
蒙罗维亚也是全国的经济和交通中心。全国70%以上的工业企业集中在这里,其中主要有炼油、橡胶、食品、啤酒、饮料、碾米、服装、水泥和化工等。在布什罗德岛上建立了“自由工业区”,美、德、巴西等国的30多家公司已在此建厂。此外,蒙罗维亚的捕捞业与鱼类加工业也相当发达。蒙罗维亚也是全国的金融中心。
首都有干线公路连接全国各大行政区。东郊的罗伯茨国际航空港是非洲最大的机场之一。利比里亚的海运业享誉世界,首都有20多条国际海运定期航线与外界相通,蒙罗维亚港系西非地区最大的现代化港口之一。 蒙罗维亚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兴建的。当时,德国法西斯者控制着欧洲及其海上航道,原来走美洲——西欧线的船只都改为美洲——西非线。 宣誓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