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正教,原意基督教的正统派,“东”是基督信仰诞生的地理方向,及东正教所代表的东方基督教与教会体系。[5] 罗马帝国“双头鹰”国旗与教旗
“正统”在英语写作“orthodox(ˈɔːθədɒks)”,源自希腊语的“Ορθόδοξος(orthódoksos)”,由‘ρθός’(延续的)与“δόξα”(理念)两部分组成。[6]
在初代教会及宗徒继承问题上,意指“充分的”、“完全的”,且“没有遗漏的”,属于基督教从来就有的一种意识形态。[6]
东正教的实体通称正教会(东正教会),全称正统天主教会。
象征1世纪–11世纪的基督教会及整体风格,融合了耶路撒冷、安条克、亚历山大港、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罗马五大原始的自治教会。
随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合法与国教化,君士坦丁堡成为帝国政教合一的“新罗马”首都教会,以及整个基督教的首都教会。罗马帝国衰落和解体后,依独立政权组建的独立教会概念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