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兵中,按所驾驶机种,分为歼击机、强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电子对抗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和直升机等飞行员。 飞行员
按承担的任务,分为遂行作战任务的飞行员、试飞员和飞行教员等。[1]
多座飞机的飞行员通常只负责驾驶;单座飞机的飞行员除负责驾驶外,还担负领航、通信、侦察、射击和轰炸等任务。能在昼间简单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的称一种气象飞行员;能在昼间简单、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的称两种气象飞行员;能在昼间简单、复杂气象条件下和夜间简单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的称三种气象飞行员;能在昼夜间简单、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的称四种气象飞行员,又称“全天候”飞行员。[1]
根据技术水平的不同,飞行员分为若干技术等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飞行员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飞行员。飞行员的成长通常经过思想、身体、心理、文化的认真选拔,航空理论、模拟、实机飞行、改装作战机种严格训练等过程,成为能担负作战和其他任务的飞行员。飞行员服役到规定年限后退出现役。[1]
在航空发展史上,出现过一批贡献突出的飞行员。1911年10月23日,意大利飞行员C.皮亚扎驾驶布莱里奥飞机首次在土耳其阵地上空进行了一个小时侦察,揭开了飞机参战的序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俄国的阿尔采乌洛夫、克鲁坚,德国的里希特霍芬和乌德特,法国的丰克和居内梅,英国的门诺克和毕晓普等著名飞行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飞行员阔日杜布在空战中击落62架敌机,波克雷什金击落59架敌机,古拉耶夫击落57架敌机。朝鲜战争期间,参战的飞机已是高速喷气歼击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涌现出击落击伤敌机9架的赵宝桐、王海,击落击伤敌机8架的刘玉堤,击落击伤敌机7架的孙生禄以及张积慧等飞行员。他们都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
截至2024年底,中国运输航空公司共有驾驶员65452名,比上年增加3972名;共有乘务员91774名,比上年增加5254名。截至2024年底,中国民航驾驶员有效执照总数为89230本,比上年底净增3139本。其中,运动驾驶员执照(SPL)3139本,私用驾驶员执照(PPL)5215本,商用驾驶员执照(CPL)50754本,多人制机组驾驶员执照(MPL)127本,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ATPL)29995本。中国民航飞行机械员有效执照77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