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博士,1938年移居英国,在《观察家报》担任记者。1954年返回德国后,曾先后为《世界报》及《明星周刊》撰稿,成为德国著名政论家。哈夫纳著有一系列历史题材的畅销书,其中包括《丘吉尔》、《希特勒》、《不含传说的普鲁士》、《历史变奏曲》、《从俾斯麦到希特勒》等。[2]
作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成长的那代普通德国人,作者没有将自己呈现为纯粹的纳粹受害者,而是在本书中生动逼真、详尽细致地描绘了他那代人的成长过程,心理状态和社会变迁。同时他以最生活化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纳粹的“世界观”是如何渗入每个德国人的私人生活领域,最后演变成千古悲剧的。本书以小人物的观点、生活化的方式来挖掘德国之所以会成为滋生法西斯纳粹主义温床的原因。
第一部 序幕
1.哑谜
2.历史事件的不同强度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一场国家大戏
5.十一月革命与德皇退位
6.革命的破坏者与“义勇军”
7.内战的“战火洗礼”
8.卡普政变
9.拉特瑙部长遇刺身亡
10.群魔乱舞的1923年
11.平淡的史特雷斯曼时代
12.“体育病”
13.史特雷斯曼之猝逝——末日的开端
14.严峻的布吕宁时代
15.准备就绪
第二部 革命
16.我的父亲——普鲁士清教徒
17.假革命(1933年2月)
18.柏林的嘉年华舞会
19.国会大厦纵火案
20.“第三帝国”的诞生(1933年3月)
21.生活正常如昔
22.真革命
23.柏林高等法院的沉沦(1933年3月31日)
24.查莉——两段奇特的插曲
25.抵制犹太人的行动与法朗克·兰道之流亡
第三部 告别
26.什么是真正的历史事件?
27.与狼共嗥(1933年4月)
28.旧世界的解体:
29.三种“置身事外”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