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腊,化学还没有从自然哲学中分离的时代,原子论者对化学键有了最原始的设想,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认为,世界由“气、水、土、火”这四种元素组成,这四种元素在“爱”和“恨”的作用下分裂并以新的排列重新组合时,物质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作用力可以被看成是最早的化学键思想。 图1

随后,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设想,原子与原子间,存在着一种“钩子”,也可以说是粗糙的表面,以致它们在相互碰撞时黏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聚集体。德谟克利特对化学键的设想相比于之前的自然哲学家,是更加先进的,他剔除了此类设想中的唯心主义因素。

中世纪的J.R.格劳伯则提出了物质同类相亲、异类相斥的思想。其后还出现了关于物质结合的亲和力说,认为物质的微粒具有亲和力,由此互相吸引而结合在一起。总之,人们关于化学键朦胧的认识,启发了后来的化学家。

18世纪,燃素(phlogiston)的概念进入了化学,并为恩斯特·施塔尔(Ernst Stahl)、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和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等先进的化学家所接受。当时,牛顿力学已经提出,他们希望把原子间的作用力和牛顿力学结合起来,给出经典物理学的解释,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这无疑是无法完成的。

1916年,德国化学家沃尔特·柯塞尔(Walther Kossel)在考察大量事实后得出结论:任何元素的原子都要使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但科塞尔只解释了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并没有解释共价键的形成。[1]

1919年,化学家欧文·朗缪尔首次使用“共价”来描述原子间的成键过程[2] “(原文)we shall denote by the termcovalencethe number of pairs of electrons which a given atom shares with its neighbors”[3] (我们应该用“共价”一词表示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

1922年,尼尔斯·玻尔(N.Bohr)从量子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卢瑟福的核式模型,这为化学家对化学键的认识,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他认为电子应该位于确定的轨道之中,并且能够在不同轨道之间跃迁,定态跃迁可以很好的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各个谱线。[4]

相关查询: 古希腊 还没有 自然哲学 化学键 Empedocles 发生了 作用力 看成是
最新查询:海苔椰蓉球 最后一次的承诺 繁体字 aminobutyric 游刃有余 全民族 储秀宫 亚克力板材 胡底 片甲不留 平行四边形 有理式 processes 交易场所 克虏伯75毫米1903型野战炮 最新消息 至上励合操 山羊湾 菌毛 黑龙江省 求知欲 六洲暴动 置之度外 韩孝峰 牛角冻 香港回归 克里斯蒂安·根特纳 短尾绒鼠 漫画杂志 滁州市 智能化驾考 福井舞 Rainbow 潮州志 3D太空滚球 醉桃 The Wonder Years 大使馆 灵犀之音 加工业 十七个 山枣镇 发起人 杂曲歌辞·渡辽水 国家主席 表情丰富 如此一来 促性腺激素 安徽琴书 天地八阳神咒经 结核石 国民革命军 奥村幸大 鸟翼蝶 仪仗队 hexopyranose 佰草养肤 奴隶制 生产主管 人科动物 静乐县 Kayak For One 指示植物 microphyle 周里京 狼行拂晓 登台亮相 火力发电 迷幻舞曲 慈城镇 武汉市商务局 西宁大佛寺 全国各地 6638.27 流纹岩 文学语言 张国焘 甲基丙烯酸 油豆腐炒肉丝 共价键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15秒 内存2.83MB